首页 > 艺术新闻

立足当下,看望未来

2018/07/30


庞茂琨

艺术,作为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宽泛概念,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改变着自身的内涵,仅20世纪以后就出现了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两次重大转向。特别是近几十年来,一系列观念性艺术实践宣告当代艺术时代的降临,它从现代艺术所追求的“终极价值关怀”转入到对当下文化状况的切入;从传统艺术乃至现代艺术的形式与意义的统一性与封闭性,跳转到语言的非指涉性、进而使作品被改造为一种开放性的文本;从现代主义的精英姿态变换为世俗平民的对话者立场。

中国艺术有其自身表达趋势,它完全吻合了中国近三十多年的发展脉搏,并印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。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自上世纪80年代被介绍引入中国,与本土艺术经验相融合,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当代视觉语境。尽管艺术的含义不断发生嬗变,但一些独特的品性似乎从来就没有被改变,比如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始终是艺术家们创作时把握的主要线索。

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的特殊性,美术学院一直在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它不仅为艺术界输送人才,而且常常直接成为艺术思潮与活动的策源地,并参与到艺术史的建构中来。四川美术学院在中国艺术界享有盛誉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,在艺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。近四十年前,以77、78级毕业生为主要代表的伤痕美术、乡土绘画风潮对全国绘画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。自此以后,四川美术学院持续不断地人才辈出,不同时期皆有代表人物涌现,其创作总能贴近时代精神;这一切为四川美术学院奠定了“出作品、出人才”的学术传统,这种秉持国家主流价值系统、开放宽容、学术自由、崇尚个性与创意精神的治学理念,敢于领风气之先。

中国的艺术家们都敏感于自身的文化处境,关注现实,立足当下,勇于创新,目光看望着充满可能性的未来,他们持续的学术影响与艺术实践,在近几十年中形成了某种具有中国艺术史意义的现象。在创作上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,也没有忽视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持续努力,特别是近些年来,四川美术学院形成了“创作带动教学”的教学思路,鼓励学生在观念、方法、材料等多方面进行实验性探索,从学生们锐意进取、面貌丰富的各类作品中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创造活力。在经历了持续辉煌之后,出自四川美术学院的新一代青年艺术家,并没有在诸多前辈的高大身影中被遮蔽,以自身独到的个体能量与艺术才能不断向前探索,使“四川美术学院现象”在2010年之后继续得到艺术界的关注,而且为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的卓越传统注入了新的内涵和质地。

此次展览包括四川美术学院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、毕业生以及教师的部分架上作品。我们希望在给观者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,也将以直观的方式,表达川美近年来对于创作传统、学术源流、教学思路、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探索。这既是对四川美术学院师道传承的一种梳理,也是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。 中国的当代艺术该如何协调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、新中国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文化三个传统?如何协调艺术自律与艺术关注时代主题、介入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?如何建构富于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的当代艺术,为民族复兴之文艺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?种种这些问题,都将在这里有所扣问、有所呈现,从而继续书写着独具特色的“川美现象”。